前不久看了几集电视剧《皓镧传》,该剧大概是根据《史记·吕不韦列传》改编而来。应该说故事的主干来自历史,主要是在细节上有所增益,这是很常见的。因为《吕不韦列传》一文总共只有两千来字,不管怎么扩充,最多也就像唐人小说一样扩充为一部电影,而不可能扩充出几十集电视剧来。而《皓镧传》根据史传提供的一些线索,再加上一些故事和传说,进行艺术加工,就拍出了几十集的电视剧。比如史传中有一处提到赵姬出身赵国的豪门之家,就把女主角李皓镧(也就是赵姬,后来的秦庄襄王王后、秦始皇的母亲)编成出身御史之家,因嫡庶之分被嫡母和妹妹合谋陷害夺婚,后又被赶出家门,沦为商人吕不韦的舞姬,于是她和吕不韦合谋报仇雪恨,经过多年的奋斗,最终实现逆袭而成功的故事。这样就符合了电视剧注重情节、注重故事的特点,可以任意扩充,按剧情需要进行编排。现在的很多电视剧特别是宫廷剧基本上都是走的这种套路,在表现人物时往往都要插入一些励志的情节,表现主人公从艰难曲折中一步一步地走来,经过了很多磨难,最终走向成功。比较经典的《甄嬛传》《芈月传》《延禧攻略》《如懿传》等等,基本上都是走的这一路子。 由于《皓镧传》的主干故事是根据《吕不韦列传》,这就引起人们对《史记》中有关秦始皇身世描写的兴趣。《吕不韦列传》的主要篇幅,写的是阳翟大贾吕不韦通过一系列的谋划,把本来没有任何希望继承王位,在赵国为质的秦国王孙子楚(又名异人)扶上王位继承人的地位,并最终成为秦王,吕不韦则官拜秦相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吕不韦还把自己的相好赵姬献给了子楚,赵姬当时已有身孕,跟子楚后生下儿子被立为夫人,赵姬生的儿子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原文是这样写的: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这是说吕不韦与邯郸最美的舞女赵姬同居,已经怀孕。因子楚见赵姬貌美,向吕不韦请求,吕不韦本来愤怒,但想到自己多年来为把子楚扶上王位继承人已经付出太多,几近破产,为博取更大的收益,就把赵姬献给了他。赵姬也隐瞒了有身孕的事,跟子楚后生下儿子名政。 《史记》总共只有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和人物。历史上只有十分重要的人物才能在书中占有一席之地。吕不韦以一个商人而成为秦国的相国,《史记》为其单独列传,且在列传中篇幅不小,算是比较重视的,如果不是因为他用计谋使子楚成为秦国国君,且秦始皇最终统一天下,《史记》是不可能用这么大的篇幅来写他的。但自《史记》产生以来,就有人对《吕不韦列传》所写的秦始皇的身世表示疑问。台湾电视剧《唐太宗李世民》中就有李世民就对秦始皇是吕不韦后代的说法表示不满的情节。认为秦始皇是吕不韦之子的主要依据就是《吕不韦列传》。因为《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历来被史家所推崇,称为信史,持反对意见的人也难以提出特别权威的依据。有的人则直接搬出《史记》的另一篇文章《秦始皇本纪》来反对这一说法,认为《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系秦庄襄王之子,并不是吕不韦之子,《史记》本身有自相矛盾之处,从而认为《吕不韦列传》不可信。由于这一争论已有两千年之久,本文无意进行讨论。但对用《史记》本身来进行证谬我倒认为不一定能够成立,我认为《史记》本身并不存在这样的矛盾,至少达不到证谬的目的。《秦始皇本纪》中有关秦始皇的身世是这样写的: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这是《秦始皇本纪》中的第一段,这段话只有几十个字,但已说明了秦始皇是秦庄襄王之子,庄襄王在赵国做质子的时候,见到吕不韦的舞姬貌美而娶之,生始皇,取名为政,姓赵。十三岁的时候继位为秦王。认为秦始皇不是吕不韦之子的人就说这里已经明白无误的说了秦始皇是秦庄襄王之子,不是吕不韦之子。那我为什么又认为《史记》并没有矛盾呢?我想这要从《史记》的体例说起。 《史记》的体例是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志等,共一百三十篇。其中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这都是写人物的传记。本纪是为天子作的传记,世家是为比较重要的诸侯作的传记,列传则是为天子和诸侯以外特别重要的人物作的传记。因为是纪传体通史,不是编年史,也就是说它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编排人物和历史事件,而是通过一个一个的人物来展现历史,所以基本上是一个人或几个人(传主)单列一篇。这样写历史,符合当时的写作条件,因为编年史必定卷轶浩繁,当时是用竹简来写,如果按时间顺序编写,头绪纷繁,工程浩大,从头到尾必须连续进行,一旦资料欠缺或因其他条件受限,就可能卡壳而停顿下来,已写部分如果时间有误又得修改全篇,是非常困难的。而用纪传体就方便得多,写完一个人就完成了一篇,就像写人物专访比写长篇纪实肯定方便得多,灵活得多,所以,纪传体一直是我国古代正史所采用的体例。 纪传体的写作虽然比较灵活,但也有它的问题,就是人物一个一个地写,一个人写一篇,有些是几人合传(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孙子吴起列传》等等),那么重要人物之间就必定存在重复。比如写到汉高祖刘邦,不可避免地要提到萧何、张良、韩信等人,而写萧何、张良、韩信之时又不可避免地要提到刘邦。如果每一处都详写,既因内容太多而不可能,又重复累赘而无必要。所以,我们看到,《史记》中文字极为简练,脍炙人口的《留侯世家》写了张良的一生,包括他的子孙后代,也不过四千多字。有的列传甚至只有几百字。所以,本传只写传主最重要的事,与其他人有关的重要事件则放在他人的传记中写。涉及两个人物的事件往往一详一略,略者仅仅交代一句,或者一笔带过。 所以,在有关秦始皇的身世上,既然在《吕不韦列传》中已经写得比较详细和明确,故在《秦始皇本纪》中就只一笔带过,两文不矛盾即可。而且我们认为,本纪中写秦始皇是秦庄襄王之子也没有错。不但没有错,而且完全正确,无可挑剔,因为在法律上——宗法制度上——他就是秦庄襄王之子,是法定的王位继承人。秦庄襄王本人也不一定知道他不是亲生儿子。而且就算知道,作为法定继承人,在没有更好的继承人之前,为了君主大位也不会揭穿,因为后继有人太重要了。不只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度是这样,就是罗马法国家,恐怕也是这样的。这就像说曹操是汉相曹参的后代完全正确并无可挑剔一样。虽然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但他既然做了曹参后代宦官曹腾的养子,改姓曹氏,他在宗法制度上就只能是曹氏之后,不能再说他是夏侯氏之后。而且,曹操在成为实际统治者之前,也要借重自己是汉相曹参之后这一身份,曹参是汉朝著名的丞相嘛。就是在成为实际统治者之后,他是汉相曹参之后这一身份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因此可以这样说,《秦始皇本纪》是从正面写了秦始皇的一生及其后代的历史,《吕不韦列传》则是从侧面写了与之有关的相关史实,两者之间不只是没有明显的矛盾,还互为依存,互相映衬。 这样的例子也不止一个,还有很多。比如写汉高祖刘邦,从《高祖本纪》中看到的当然是刘邦雄才伟略的部分,是高大上的形象,但是在周昌、郦食其等人的传记中,则看到了其有不那么正面,以至被某些人视为流氓的一面。比如《张丞相列传》记载有一次周昌来奏事,刘邦正搂着戚夫人亲热,周昌回避,因周昌是近臣,刘邦要戏耍他,还赶上去,骑在周昌脖子上,问: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周昌是个硬骨头,顶嘴说:“陛下是跟桀纣一样的君主!”刘邦不但不发怒,反而大笑。这一段描写了刘邦在大臣面前没有帝王的样子,戏耍大臣,但也豁达大度,这就使得刘邦的形象丰满起来。但这一段生动的故事却不可能出现在刘邦本人的传记《高祖本纪》中。 又如关于汉武帝母后的出身。汉武帝母亲王氏,本已出嫁在金家,并生了一个女儿。王氏的母亲叫臧儿,是原来的燕王臧荼的孙女,她找人算命,得知女儿是富贵命,就要女儿同金家离婚,把她送入太子宫中,得到太子刘启(就是后来的汉景帝)的宠爱,生子刘彘,后改刘彻,就是汉武帝。汉武帝长大后听说他还有一个姐姐在民间,就去寻找。找到金家,金家的人惊恐,他姐姐躲在床下,汉武帝流泪说:“嚄!大姊,何藏之深也!”(大姐你躲得好深呀!)姐弟俩流泪相认。有人认为这是《史记》中汉武帝最有人情味的一句话,让人泪奔。原来无情的帝王也有有情的一面。而在汉武帝本人的传记《孝武本纪》中,自然不会写这些。如果只看本纪,是不可能知道汉武帝还有这一面的。将《外戚世家》这一段描写与之联系起来,才能看出汉武帝虽然雄才大略,但也是活生生的一个人,不是像庙里的塑像一样,只见其威严,而不见其他。所以,我们认为,有关秦始皇身世的描写方式跟这个一样,也是一正一奇,本纪是正面描写秦始皇的一生,《吕不韦列传》则从侧面写了他的身世,两者之间看似不同,实则互为依存,互相映衬,并不存在矛盾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