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三国名人的理想及性格 尊敬的孙会长、各位老师,上午好! 今天主持人让我来讲一讲三国故事,我觉得我不能胜任,说到讲三国,很多老师都比我讲得好,《三国志》我没有认真读过,《三国演义》一书以前倒是读过几遍,但并不熟悉。而且我的普通话也不好。但是主持人坚持邀请,赶鸭子上架,把我赶上来了。我就不揣冒昧,先来起个头,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也请大家多抛砖头,给我以鞭策。等以后哪位老师真正来讲一讲三国,我的目的就达到了。今天我要同各位老师讨论的是《三国名人的理想及性格》,因为三国是一部名著,而我要说的又是虽则有趣但不失严肃的话题,我自知说不好,说不准,所以只能是戏说。 最近《三国》在电视台热播,引起了教大的反响。我看过几集,因为和以前心目中的《三国演义》反差较大,不能完全接受导演所作的更改与变动,便没有再看下去。试举几处:1、曹豹成了吕布表弟很搞笑。为什么要这样,可能新版三国把观众定位为中学生或小朋友,表现吕布和貂蝉之间的爱情,免得观众知道吕布有三妻四妾。这有没有必要我不好说,但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一段张飞任性使酒的情节不那么有趣了。2、董卓在朝堂之上拿刀威胁王允等人,说什么“不怕肉是酸的”,我觉得有点渲染过度。董卓做到丞相,不至于在面子上搞得这么僵,否则他也不会接受王允的邀请,并接受貂蝉了。他位列三公之上,尽管狠毒令人发指,但面子上不至于搞得那么赤裸裸的。3、孙坚之死孙权在旁是不是必要?打仗带小孩子干什么?还加了一段孙坚的话:什么我回江东之后,要送刘表粮食多少,布匹多少的话,这是为了显示刘表的阴狠吗?刘表是大名士,荆襄八骏之一,又是荆州刺史,在军阀混战中没有过多的卷入,所以能相对保一方平安,包括诸葛亮在内的很多名士高人都来投奔或在此避难。他能力或许不够,不是英雄更不是枭雄,但也用不着丑化。据说后面还把关羽的就义改成自杀,就更是大胆了……这些都是我对新版三国的不尽理解之处。 关于名著的改编影视剧,应该如何把握同原著的关系,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此金庸有一个比方,说每次见到别人把他的小说胡乱改编,都好比是感觉到在打他的儿子。好在罗贯中先生已作古数百年,我们不必担心他会有这种感觉了。对于编剧导演的改编及处理方式,我们有时候也是很无奈以至于有哭笑不得的感觉。比如张艺谋改编的电影,三角恋是永恒的主题,《红高粱》是三角恋,《菊豆》是三角恋,《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多角恋,《英雄》是三角恋,就连刘邦项羽的故事及《十面埋伏》等等都拍成了三角恋,令人哭笑不得。我曾经有一个猜测,我猜测张艺谋今后的某一部电影会不会把毛泽东和蒋介石也拍成三角恋,那就真是滑稽了,哈哈。闲话拉远了,回到《三国》的电视剧上来。现在有不少人就是通过电视剧《三国》才对《三国演义》的故事感兴趣的,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现象。也就是说,在这之前他们也许并没有看过《三国演义》这本书。对此,我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感到叹息。这已经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事情,科技的发展已经不可逆转地使得各种传媒占据了比书籍更为有利的条件。就像当年陈凯歌在谈到当今的电影可能更多的是依靠电视来传播一样,现在有很多书籍是靠网络传播的。《三国演义》也是如此。虽然原著在网上一搜就有,但是你不能强迫任何一个人说必须去看原著才算是看了《三国演义》,或者说如果一个人不看《三国演义》就算不得真正的大学生。社会的多元化已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的特点。我读中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曾经说过,如果一个有文化的人未曾读过《红楼梦》,就不算真正的读书人,但对这一点,我就不敢多说,因为我自己也只读了《红楼梦的》前八十回,而且也忘得差不多了。《三国演义》一书我是在初中毕业时读的,当时喜欢看历史故事,完全是喜欢它的故事情节,因此《三国演义》成了首选。直到如今,我还对《三国演义》里的谋略叹为观止,学不到一丝半点,就像读《史记·苏秦张仪列传》对其纵横术叹为观止但学不到一丝半点一样,只能感叹自己的智力有限。 《三国演义》以其谋略著称于世,相传有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比如皇太极以及他的妃子庄妃等等,平生最喜欢的就是这本书,他们的智力超群,能够活学活用,在其一生的政治生涯中从这本书中获得了很多益处,直接运用于现实,这是真正会读书的人。据说太平天国的许多将领,也是把三国演义当作兵法来读的。我读《三国》,纯粹只能从娱乐出发,到娱乐为止。智谋无法感受,只能从人物的个性及理想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来聊一聊。而且我之所以选这个题目,还是因为我对《三国》谈不上能讲什么东西,只能说是东拉西扯一番。可能一会儿三国,一会儿水浒,都是有可能的,请大家多多包涵。 一、 曹操的志向或理想 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里说到了他的志向,虽然二十岁就被举为孝廉,但自知不是隐居而有名望的人,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就行了。 原文: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 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在这里,《三国演义》及《资治通鉴》都是说因为天下大乱,故以病归乡里,“乃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为二十年规,待天下清乃出仕耳。然不能得如意,(朝廷征孤)征为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使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就是希望能为国家讨贼立功,做到汉朝的征西将军,能够封侯,就够了。“图死后得题墓道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足矣”。这个愿望从后来看并不高,因为他已经做了丞相,位极人臣,爵封魏王,已经做了汉朝实际上的统治者,这是未曾料到的后事。在他立下此志愿的当时,却并不算小。因为在汉朝,要封侯并不容易,我们知道,著名的飞将军李广一生都没有封到侯,所以说“冯唐不遇,李广难封”。伏波将军马援好像也没有封侯。只是在曹操自己当政的时候,封侯极容易,好像谁投奔了他,或者立个什么功劳,都可以封个列侯。我记忆中的就有李通等人,一投奔曹操就封了列侯的,但记不住李通有什么功劳。 曹操的理想使我想起另一个成功人物的理想。那是光武帝刘秀。刘秀的理想也不高,他的理想是“做官当做执金吾(yù),娶妻当娶阴丽华”。执金吾(yù)是率禁兵保卫京城和宫城的官员,相当于首都的卫戍司令,同时也典司刑狱。官员的品阶并不高。至于阴丽华,则是刘秀见过的他们南阳的一个大户人家的极漂亮的小姑娘,刘秀对她是一见钟情的单相思,被迷上了。但以他当时的条件,还不够资格去提亲。顺便说一下,刘秀当时的条件也很不错了,他是南阳的豪强之一。年轻时就到京师长安去上太学,比现在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博士生的地位要高。因为现在扩招了嘛,北大、清华的博士也不一定值钱。刘秀的同学当中有后来赫赫有名的严光严子陵等。虽然他的条件并不错,但是就如我们后来的旧学《增广》所说的,“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虽然刘秀是南阳豪强,是太学生,但要娶阴丽华为妻,还不够条件。他得建功立业才有可能实现理想。后来经过昆阳大战,刘秀率领的军队对消灭王莽的主力起了关键的作用,又经过几年的战争,终于超额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先是抱得美人归,还夺得了江山。光武帝娶了阴丽华做妻子。这也说明他的运气很好。他很快就取得了成功,其时阴丽华还没有出嫁。顺便提一下,光武帝这个人在我心目中印象是很好的,他后来虽然做了皇帝,却不喜新厌旧,对美女也不是贪多务得,阴丽华这个他在青年时代就爱慕的意中人嫁给他后,他没有像汉武帝对待陈皇后那样,先是信誓旦旦地表示要金屋藏娇,后来却又始乱终弃。光武帝对阴丽华的有始有终的,阴丽华后来还做了皇后,做了太后,汉明帝就是她的儿子。 回到曹操的理想,曹操的理想也是超额实现,正如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里面说的,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虽然曹操自称本来的志向并不很高,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他的志向是比较远大的。从另外一件事上可以看出来,他的志向同袁绍相比很有些不同。他在起兵讨伐董卓之后,也就是在前面所说的最初的做一郡守或者做征西将军的愿望难以达成之后,他无意于割据称雄,在这一点上同袁绍等人显出了高下之分。他看不起袁绍的地方就有这一点。袁绍曾阴谋拥立刘虞为帝,准备割据称雄,没有成功。在他们起兵合作之时,曾有一段很有趣的话,可以看出两人在这方面的差异。《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曹操进了冀州,亲往袁绍墓下设祭,再拜而哭甚哀,在袁绍墓前说出了这段他们当年的对话,袁绍曾问曹操:“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意思是说,如果讨伐董卓不能成功,退兵后怎么割据称雄,以争夺天下?曹操在这方面没有更多的打算,便问袁绍:“足下意欲若何?”你打算怎么办呢?袁绍说:“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南边以黄河为据,北边以燕代为险阻,兼并或兼有沙漠之众,向南争夺天下,是不是可以呢?” 袁绍在起兵时便有了这一打算,一旦讨伐董卓不成功,回去便要以河北为根据地,割据称雄,然后虎视天下,而曹操则没有这种打算,他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要用天下的人才,来治理天下。傅子曰:太祖又云:“汤、武之王,岂同土哉?若以险固为资,则不能应机而变化也。”他不想依托山川之险,据形胜之地,搞封建割据,他的追求来得更大一些,是要任用天下的有才之士,以道御之,其意在于整个天下,而不在于割据称雄。后来他也正是这样做的。 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的隆中对策,也是依托山川之险,形胜之地,然后以图天下,“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似乎同袁绍的想法也差不多,只不过一个在北,一个在南而已。可能有人要说,为什么诸葛亮的这种观点就成了远见卓识,而袁绍的这种观点就成了缺乏远见卓识呢?是不是因为袁绍失败了而诸葛亮成功了,就以成败论英雄呢?我们要说,不是,这是因为两人在作这些具体谋划时具体条件完全不同,诸葛亮隆中对策时,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占尽天时;孙权在江东已历三世,占尽地利,刘备根本无法同他们争锋,这样做是出于弱势之下的一种最好的选择。而袁绍起兵之时,他是势力最大的一只诸侯,尽管起兵的发起人是曹操,但在推选盟主的时候,因为袁绍的势力最大,“四世三公,门多故吏”,而没有争议地成为盟主。他成为盟主,不能任用诸侯智力,却在打算以后如何割据称雄的目的,说明他的志向不够远大,跟项羽差不多。对比之下,曹操的志向同袁绍大不相同。(范文澜《中国通史》)评价说:袁绍等人共有兵十余万,谁也不敢和董卓作战,独曹操带着几千人进攻,虽然打了一个大败仗,曹操的识见和勇气却证明与袁绍等人不同。 二、曹操的性格及评价 曹操的性格非常复杂。历来对曹操的评价存在太多的争论。历史学者王立群曾说过,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和评价有四种:一种是生前的,第二种史籍记载的,第三种是民间流传的,第四种是人们心目中的。而曹操在史籍记载中的形象和在民间流传以及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完全不同,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对此,除了宋元以来的话本、戏曲等舞台艺术起了一定的作用外,《三国演义》一书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三国演义》总的倾向是扬刘抑曹。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国演义》与罗贯中的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罗本)也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国演义》是在清初经过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了的(简称毛本),有的地方作了增加,有的地方作了删减,而增删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更加的扬刘抑曹,进一步突出以蜀汉为正统。凡是美化刘备的,都保留,凡是有损于刘备的长厚形象的,则删除;相反,凡是对曹操作了美化甚至是作了公允评价的,就删除,表现曹操狠毒、奸诈、凶险的性格的,都保留。 在罗贯中的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曹操虽曾遭受到作者的不少批判,但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加以丑化而是按照历史的真实,也着力写了他的雄才大略和其他长处,甚至还虚构了诸如谋刺董卓一类的情节来突出他的志节和胆略;而这些又跟他的残忍、狠毒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相反相成。所以,我们所看到的既不是“奸恶”这一概念的图解,也不是“奸恶”与“雄才大略”这两个概念的混合物的图解,而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在毛本《三国演义》中,曹操确实被骂得一塌糊涂。而罗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对曹操虽有许多批判,却也不乏赞美之词。例如,曹操在作品中第一次出现时,作者是这样介绍的:“为首闪出一个好英雄,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胆量过人,机谋出众,笑齐桓、晋文无匡扶之才,论赵高、王莽少纵横之策,用兵仿佛孙吴,胸内熟谙韬略。”(《刘玄德斩寇立功》)对他的热情赞扬大大超过对他的批判。因此毛氏父子很看不惯,就把这一段文字编为冷冰冰的三句话:“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又如,罗贯中在《关天长千里独行》一节中,不仅引了裴松之的评语和“宋贤”的诗来赞美曹操,而且还进一步加以阐发:“此言曹公平生好处,为不杀玄德,不追关公也,因此可见得曹操有宽仁大德之心,可作中原之主。”而这一切,又都被毛本删去丁。再如,《曹操乌巢烧粮草》写曹操把其部下私通袁绍的书信统统烧毁,并引“史官”之诗加以赞美:“史官有诗曰:‘尽把私书火内焚,宽洪大度播恩深,曹公原有高光志,赢得山河付子孙。’此言曹公能捞笼天下之人,因而得天下也。“史官”以下,也都被毛本删掉了。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里评价说:“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 对于曹操这个人,我认为有一点是特别值得肯定的,那就是用人唯才。在三国之中,曹魏的人才是最为鼎盛的,这与曹操用人唯才是分不开的。他充分做到了“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曹操用人,“不拘微贱”。三国时的人才之争成为能否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当时武将大抵出身下层豪强,任何一个大割据者都有不少武将。困难在于争取士族。士族很不好争取,曹操出身宦官家庭,搜罗士族更显得困难。不过曹操也有好的条件,首先是他有汉朝廷名义,其次是屡次战胜,军威颇盛,在别处不得意或主人失败了的士,不得不投过来求功名。大名士也是最大的谋士荀彧(音郁yù),就是从袁绍那边投过来的一个。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刘晔、贾诩、满宠等都是他的智囊团。这些条件以外,他还主动地着力争取。例如司马懿称病坚卧,不就征召,曹操用死刑威胁他出来做官。司马懿出身高级士族,他起初轻视曹操,不愿做曹家官吏,自称得风瘫病,拒绝征召。曹操派刺客去察验,司马懿在刀下坚卧不动,好象真风瘫,得免刺死。后来曹操又逼迫他做官,他怕被杀,不得不出来就职。又如称衡(称音迷mí)当众辱骂曹操,曹操大怒,把他送到刘表那里去,表示不杀土人。几年间,曹操得士比任何大割据者都多。 (范文澜《中国通史》) 从他对曾经骂过他的陈琳、曾经使他吃过大苦头的贾诩、张绣等人都能不计前嫌而任用来看,他的度量不是一般的大。这使我想起了毛选第四卷的一篇文章,叫做《敦促杜聿明投降书》,这个文章是毛主席亲自写的,仔细看一下这篇文章,那是极尽调侃、挖苦讽刺之能事,从杜聿明的角度来看,就是我们作为一个集团军的总司令,也是难以接受的。对待敌人不够大度,能收复小人,不能真正服人。小人不需要大度,就可能自动投靠,但真正的良将,却必须要使他心服口服,倾心折服,才能尽其用。当年张飞打败并俘虏了严颜,问他为什么不投降?严颜说:“我西川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张飞肃然起敬,亲解其缚,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犯,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严颜方才投降。关羽打败韩玄和黄忠,占领了长沙,却不能收复黄忠,是刘备亲自登门拜访,黄忠才投降,还要求收葬韩玄的尸体,显示了一个名将的尊严。对这一点,曹操除了在对待张松时没有做到外,对其余人才都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所以得以成功。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裴松之评论曹操说: 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於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於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馀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是以创造大业,文武并施,御军三十馀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曹操有勇力,用武侠小说的说法是有武功,还捉到过猛兽,这倒是我们平常不知道的)及造作宫室,缮治器械,无不为之法则,皆尽其意。 我喜欢看的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是这样评价曹操的: (190年-208年)十九年豪强大混斗的过程里,人民要求统一的意志仍在发挥它的伟大力量,那些割据势力逐步被克服了,社会依然向统一的方向前进。代表这个统一趋势的重要人物就是当时最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大文学家)被士族称为“乱世之奸雄”的曹操。这当然不是说曹操不是一个极端残暴的大屠户(范文澜把在东汉末期为了争夺地盘而进行残酷的军阀混战的人都视作屠夫),这只是说他用来进行战争的政治军事方针,客观上符合于统一的趋势,因之他成为当时最大的胜利者。 三、刘备的理想及性格分析 1、刘备的理想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里有一段话可看做是刘备的理想的话: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三国演义》中刘备是这样说的:“我为天子,当用此盖。”这又使我想起另外刘备的两个前辈的理想,即刘邦和项羽的理想。刘邦当年在咸阳看到秦始皇出行的威风,羡慕不已,说:“大丈夫原当如是呢!”当时他还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村长,什么都没有,没有尺寸土地可以为资本。我看过一本叫做《舌华录·宋琐语》的书,记载了朱元璋的一句豪语,说朱元璋又一次亲自祭祀历代帝王,祭到刘邦的时候,特别多加了一杯酒,他说:“我与公不阶尺土而又天下,比他人不同,特增一爵。”就是说他和刘邦什么都没有,而做到皇帝,比其他有资本的人是大不相同。再说项羽的理想。项羽年轻的时候去咸阳,看到秦始皇出行的威风,说:“彼可取而代之!”他叔父项梁忙说:“不要胡说,(否则)就要灭族了!”三国演义中刘备出场的时候是28岁,生活极为贫困,但是他的志向却不小,不是解决基本生活问题,而是要去投军,为国家建功立业。 史传记载:(刘备先是)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柳,弃官亡命。 当了县尉,就是副县长,但他却不以为意,不把这个职位看得很重,因为督邮不仁,他就把印绶接下来,把督邮打了一顿,辞官了。后来做平原县令,当陶谦死后,他做徐州牧。这时他又经过了一些战争,已经是久经征战,有很大的抱负。当吕布被曹操打败,去徐州投奔他的时候,他接纳了吕布。三国演义说他接纳吕布是因为仁慈,这一点我是有不同看法的,我个人认为他心怀大志,因为吕布是一员勇将,他本意是想收用吕布的,只是吕布这个人实在是过于见利忘义了,太自私了,不能被人所用,所以虽然他有很好的谋士,手下也有那么多的人,但最终不能成事。刘备作为军阀混战中的一只力量,虽然势力一直很小,但人才却不少,所以尽管后来经常是没有立身之地,但他却心怀天下,要“伸大义于天下”。当他得到了诸葛亮,如鱼得水,这时遇到他一生的转折点:赤壁大战。赤壁大战可谓是风云际会,各路英雄任务纷纷登场,上演了一部精彩纷呈的大戏。它使刘备转败为胜,找到了立足地荆州,后又占领益州,终于实现了他的理想和抱负。 2、刘备的性格分析 《三国志》对刘备的评论,比较精当: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刘备抱负远大,意志坚强,为人性情宽厚,知人善任,有高祖刘邦的风范,英雄的气度。等到他把整个国家和儿子托付给了诸葛亮的时候,心中没有别的想法,这确实是君臣极力为公,是古往今来最好的榜样啊。刘备的机智权变才干谋略,赶不上魏武帝,因此国家的疆域也就狭小。然而他百折不挠,始终不甘于做曹操的部下,或许是因为他揣度曹操的器量一定不能容留自己,不只是为了跟他争夺权力,而且是凭借这来避免祸害的吧。 个人观点:是患难磨砺造就了他的长厚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是仁义、长厚形象的代表。关于刘备的仁厚,《三国演义》多有描写,可谓比比皆是。最突出的例子是他在放弃新野过襄阳的时候,当时刘琮已举荆襄之地投降曹操,曹操还没到,没来得及接收,诸葛亮劝他攻取襄阳,他不忍心。到当阳的时候,跟随的百姓有十多万,每天只走十多里,刘备不忍舍百姓而率兵逃命,这是难得的。当年他的先祖刘邦为了自己逃命,连自己儿女都顾不上,还几次把儿子和女儿推下车(即后来的汉惠帝和鲁元公主),相比之下,刘备是非常仁厚的。这一段也是《三国志》有记载的: 十二月,曹公北征乌丸,先主说表袭许,表不能用。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此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对于刘备的仁义和长厚,我个人认为是患难和磨砺造就的。当他处于全盛时期,也不大容易听得进别人的话。而且一旦倔强起来,还比较厉害。从几件事可见一斑。一是庞统来投,刘备看他其貌不扬,庞统又长揖不拜,就不大高兴,只让他去做耒阳县令。这同他当年三顾茅庐去拜访卧龙相比,简直是天差地远。因为他当时已经拥有了荆州,不是以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时候了。后来庞统急于建功立业,结果死在落凤坡,恐怕就有受到轻视的原因,成为蜀汉政权的一大遗憾。第二件是刘备执意要伐吴,谁都劝不听,诸葛亮说,若法孝直至在,或许还劝得动,可惜法正已经死了。当然伐吴的原因很复杂,我不认为完全是为关羽报仇,更是为了荆州。荆州是三个国家都要力争的战略要地,这更接近于事情的本质。刘备倾全国之兵伐吴,死了张飞、黄忠等大将,后又大败,使蜀国受到重创,成为实力最弱的一国。还有一件小事是刘备禁酒的笑话故事。他把一个家有酿酒工具的人抓起来了,说是有作案工具,准备犯禁,要处刑。简雍知道劝谏没有用,陪刘备巡视的时候看到路上走着一对男女,就把他们抓起来了,刘备问为何?简雍说:“彼人欲行淫(这两个人要搞流氓)”,因为他们也有作案工具。刘备才明白,把那人放了。 罗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毛本《三国演义》对比,对刘备的评价也有参差。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罗贯中虽然颇多赞美之词,但其实也还是把他当作“枭雄”来写的。不但史料中当时人指斥刘备为“枭雄”一类的话,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基本上保留着,有时作者甚至自己出面来加以评述,如《云长延津诛文丑》中,写关羽斩文丑后,袁绍欲杀刘备,备以言自解,作者评云:“此是玄德极枭雄处。”可见他认为刘备还不是一般的‘枭雄”,而是“极枭雄”。在《刘玄德败走夏口》中,关羽提起昔日欲杀曹操而为刘备所阻之事,说:当时“若从吾意,可无今日”。刘备回答道:“此时亦为国家惜耳,若天道辅正,安知不为福也!”接着,罗贯中就引用裴松之之论,指出刘备的回答并非真话,实际上也就显示了:即使对所谓义同生死、情如骨肉的关羽,刘备也没有忘记耍弄权术和“极枭雄”之类的评语可以互参。但此类描述,在毛本中都被删改了。 四、 诸葛亮的理想及其他 诸葛亮在隐居隆中、躬耕垄亩期间,曾以“管、乐”自许,希望辅佐明主,建功立业。这里所说的“管、乐”,是指我国历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其中的“管”,就是春秋前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管仲;而“乐”,则是指战国中期辅佐燕昭王,统率五国联军大破齐国的旷世名将乐毅。原文: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管仲是春秋时的大政治家,协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很快强盛起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孔子就称赞管仲说:“管仲辅助齐桓公做诸侯霸主,一匡天下。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蛮人统治下的老百姓了。” 乐毅是燕国的著名将领,他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曾联合误国打败当时的强国齐国。这两个人,一个是良相的代表,一个是良将的代表,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就是说他既有管仲的政治才能,也有乐毅的军事才能,这在他还没有做出什么功业的时候,确实是比较自信,所以“时人莫之许也”。但事实证明,诸葛亮不是过于自信,他的确具有非凡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且他的声名已经超过了管仲和乐毅。 诸葛亮在川期间,主要依靠从荆州带来的旧属,同时注意笼络原来刘璋部下和益州豪强大族。对出身贫寒而有才干的士人,也大力拔擢,被称赞为能尽时人之器用。他法令严明,赏罚必信,推行屯田政策,改善民族关系。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诸葛亮受任丞相、录尚书事。223年(章武三年),刘备病笃,临终托孤于诸葛亮。刘禅继位,他以丞相辅政,又领益州牧,封武乡侯。对于诸葛亮何时当政有争议。有人认为刘备一直十分看重诸葛亮,一直委以重任。另外有些人认为直到刘备去世,诸葛亮才实权推行自己的主张。 诸葛亮主政后,先重建孙刘联盟,建兴三年(225年)蜀汉南部的南中地区(即今云南、贵州和四川的南部)少数民族在孟获率领发动叛乱。诸葛亮即亲率大军,深入不毛,采取参军马谡建议,以攻心为主,打击为首分子,尽量争取当地上层大姓和民众支持,有的被起用为地方长官。一年多后,这些地区的统治得以稳固,为后来的北伐提供了物力和兵力。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出汉中,开始第一次北伐。参军马谡极受器重,北伐中马谡为先锋,违反节度,为张郃所败,亮流涕处死,并以用人失察自请贬官。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于第五次北伐魏国中病故于五丈原,享年54岁,归葬定军山。 诸葛亮还发明了孔明灯、手推车(木牛流马)和改良连弩,能同时发射十箭。传说中他还于南征时发明了馒头以代替祭祀用的人头。 ——来自网络《诸葛亮—互动百科》 对诸葛亮的评价: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 朱子曰:子房用智之过,有微近谲处。小者如蹑足之类,其大则挟汉以为韩,而终身不以语人夜。若武侯,即名义俱正,无所隐匿,其为汉复仇之志,如青天白日,人人得而知之,有补于天下后世,非子房比也。盖为武侯之所为则难,而子房投间乘隙,得为即为,故其就之为易耳。顷见延平李先生,亦言孔明不若子房之从容,而子房不若武侯之正大也。 《三国志通俗演义》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诸葛亮也是这样,他也有不足之处。诸葛亮的不足之处: 1.用人上的失误。首先是让关羽镇守荆州,关羽性格高傲,刚而自矜,有勇无谋。关羽失荆州,使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两路出兵北伐的设想变空,并使蜀国在今后的战争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其次是用马谡守街亭,马谡自幼熟读兵法,好论军计,甚为诸葛亮所器重。但刘备觉得马谡言过其实,临终时曾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却不以为然,还经常同他谈论兵法,有时通宵达旦。丧失街亭,使诸葛亮的主力侧翼受威胁,整个作战计划遭到破坏,被迫撤军。 2.对于人才的限制。诸葛亮辅政后,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这看上去很令人钦佩,但无意中却限制了人才的发展。 “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结果诸葛亮死后,蜀国人才青黄不接,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 3.用兵上的失误。“诸葛一生唯谨慎”,用兵谨慎,这是诸葛亮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用兵应以慎为主,以奇为辅。奇正并用,并能建大功。时魏延曾提出自率万人,偷袭潼关,诸葛亮认为此举草率,未同意。后邓艾灭蜀,正是用偷袭之策。司马懿在给其弟司马孚来的信中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晋书·宣帝纪》)。此话虽有夸大,但也反映了一定的事实。 ——来自网络《诸葛亮—互动百科》 对于三国人物的议论评说,历来也太多了,可谓前人之述备矣。我今天所说的,全是一些无聊的废话。正好用《三国演义》中评价曹操的两句话来比拟,有道是“古人作事无巨细,寂寞豪华皆有意。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感谢大家以极大的耐心和宽容之心听我拉拉杂杂地说了这么多,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