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万律师事务所

当前位置: 重庆渝万律师事务所渝万文化

我看路遥《平凡的世界》

时间:2016-05-26 17:04 作者:陈继才 点击:
前不久国内几个省市的电视台播出了由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虽然这部电视剧与现在时间上相隔较远,又是陕西方言对白,收视率并不太高,但是网上关于这部书的讨论不少。其实这是这部书第二次被改编成电视剧。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曾
     

      前不久国内几个省市的电视台播出了由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虽然这部电视剧与现在时间上相隔较远,又是陕西方言对白,收视率并不太高,但是网上关于这部书的讨论不少。其实这是这部书第二次被改编成电视剧。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曾有过一部14集的连续剧。当时的国产电视剧尚在起步阶段,每年拍出的电视剧数量远没有现在这样多,质量也远不如现在这样高,那部电视剧没有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现在重拍的这部电视剧基本上按照原作的结构和内容,比较完整的再现了这部作品。
      《平凡的世界》以陕北黄土高原黄原地区原西县(原型似为陕甘宁边区的西海固地区)的农民孙少安、孙少平的奋斗经历为主线,全景式地反映了1975年到1985年十年间中国农村从赤贫走向改革开放的历程,是一部中国式的《苦难的历程》。由于作者有着长期在农村生活的经历,书中所描写的那种农村生活的赤贫和艰难困苦,是当代青年人无法想象的,也是本书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与感染力之所在。
我对《平凡的世界》有所了解是在1987年。当时我在农校读书,每天下午五点半到六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平凡的世界》,广播就在我们寝室所在的三楼转角的另一头,我每天都要听一段。《平凡的世界》一开头“孙少平这学上得太艰难了”那一段就让我们几个没钱补习、没钱读高中的农校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感觉就是说的我们自己的故事,所以就一直听了下去。
      但是这本书在中国当代文学界的反响却并非一帆风顺。这部书写成后,曾遭遇《当代》杂志退稿,后来在一个省级刊物发表。发表后也未引起太大影响。只是在中央广播电台播出后,该书才引起较大的反响,并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它虽然影响了其后的很多年轻人,在许多学校的图书馆借书榜中均排第一(至今浙江大学的借书榜《平凡的世界》仍排第一),但是文学理论界对这部书并没有太多的推崇之意。中国高校中文系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并没有选录这部书,比较权威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主编)也未提到这本书。如果说以前的现代文学史没有提及著名作家张恨水及其作品是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那么当代文学未对这部引起众多读者特别是青年人共鸣的作品予以重视,则似乎难以理解。据我个人揣测,可能有以下的原因。
路遥从政治获得过好处,他是贫农出身,曾在二十左右担任过县革委会副主任(相当于县委副书记或副县长),但不久又被遣回,从天堂跌入地狱,饱受屈辱。有了这段经历,路遥就再也难以忘怀政治,他的作品流露出过多的政治元素,从中可以看出他对政治幻想与绝望交织的内心世界,不能很清醒的看到某些问题,这是其局限性。他受毛时代的教育,得到过其好处,在1973年以担任通讯员工作出色被推荐上了大学,但也曾被深深的洗脑。除了苏联作品,他似乎没有读过太多的优秀外国作品,从他的作品中看不出他曾受过卢梭、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等文学巨匠的影响,其作品文笔也不是一流,这是他的又一个局限性。他的个人生活与婚姻生活曾因毛的体制而得益,又因过于迷恋这个体制的好处而使其看不清更多的东西,最终导致婚姻家庭的不幸,从他作品中主人公的爱情婚姻多为悲剧也可以看出来。《平凡的世界》本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但它对爱情的描写有点过于浪漫和理想化,比如田晓霞和孙少平之间的爱情,对今天的人来说有点难以置信:一个地委书记的女儿会视众多大学同学和追求者,包括省会城市副市长的儿子兼同事(也是中央某高干的孙子)如不见,而去爱一个工作环境之恶劣如同地狱一般的煤矿工人(之前是农民工)。这虽然不比金庸武侠小说《碧血剑》里长平公主阿九爱上袁承志、《倚天屠龙记》里汝阳王郡主赵敏爱上张无忌的跨度更大,但是“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与《平凡的世界》表达的主题是不一致的。这是他的作品的又一个局限性。路遥作品受其影响比较大的可能有柳青的《创业史》、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姚雪垠的《李自成》等,这是毛时代文艺创作要求全景式反映生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体现。而这些作品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这几个作家中,姚雪垠在民国时就有作品,文笔最好,但《李自成》一书写了太多的下层人物,比如马夫双喜的爱情生活等等,冗长乏味,难以卒读。等他这部迎合了时代的书写完,文艺观点已经变了,他这部书的价值也就是那么回事了。如果单看其中的一些片段,比如《燕辽纪事》等等,倒是很不错的。
尽管路遥的这部作品有很多的局限,但无论如何,它比较客观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那个时代,令人歌,令人哭,不是那种隔靴搔痒、不痛不痒、无病呻吟的作品,所以它无愧于伟大的作品这一称谓,无愧于“西部中国的缩影,人间的绝唱”这一评价。我对这部书是十分推崇的。
 
      我个人的经历实际上也跟路遥《平凡的世界》里面那个农民孙少平差不多,只是少平比我早生十多年,比我长得英俊,更讨人喜欢而已。在《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最终都只是一个煤矿工人。但我个人认为,只是因为这位写出了被我称之为“西部中国的缩影、人间的绝唱”的伟大作品的作者路遥已于1992年去世了,要不他可能写出《平凡的世界》续集(从另一个角度看,好的东西总是成了绝唱),在续集里,人们可能看到,这位没有从体制内(不管是教育的还是政治的)得到丝毫益处的孙少平,虽然只读过高中,但以他的聪明好学,要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上一个不在体制内的律师资格,成为其中的一员,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读《平凡的世界》,我们并不因为它的主角是农民而不感到亲切和可歌可泣。事实上,在一个僵死的体制面前,能从这个体制得益的人恐怕已不大容易有可歌可泣的地方了,正如巴尔扎克在《交际花盛衰记》序言里所说的:“我们的风俗已日趋淡化,乃至湮灭。十年前,本书作者曾经写道:我们的风俗只剩下蛛丝马迹了。时至今日,连蛛丝马迹亦荡然无存。……只有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人,才有蓬勃的活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