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万律师事务所

当前位置: 重庆渝万律师事务所渝万文化

中国戏曲无悲剧审美

时间:2023-09-18 12:01 作者:陈继才 点击:
偶然间跟我所同事董步光律师谈到戏剧,董老师在这方面是很有研究的(他自己还从事过一段时间的戏剧表演工作),他说中国的戏剧有不少是与法律有关的,比如《玉堂春》,其中的苏三起解和三堂会审,都是与法律有关的剧情。如果根据剧情发展,不会有后来的结果


偶然间跟我所同事董步光律师谈到戏剧,董老师在这方面是很有研究的(他自己还从事过一段时间的戏剧表演工作),他说中国的戏剧有不少是与法律有关的,比如《玉堂春》,其中的苏三起解和三堂会审,都是与法律有关的剧情。如果根据剧情发展,不会有后来的结果,但是由于中国戏剧创作者吃的是开口饭,所以总要编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否则观众不接受。所以有很多的戏剧,剧情可能很真实,但结果却不一定真实。想想真是如此。不只是戏剧,包括小说、评书等等,也多如此。这里我们也可以把小说、评书乃至正史里的一些故事等都纳入到广义的戏曲范畴,因为小说、评书改编成戏曲的也在所多有,不只是《西厢记》根据元稹《莺莺传》改编,三国故事改编成戏剧的也很多,如《定军山》、《群英会》、《单刀会》、《空城计》等传统剧目,还有刘备招亲、孔明吊孝等故事都曾改编成戏剧,以至于有了红脸关公、黑脸张飞、大白脸曹操的经典戏曲形象,以至于老本《三国演义》的插图中,曹操穿的是宋朝的官服。明代冯梦龙编著的《三言》以及凌濛初编著的《拍案惊奇》等更是被大量改编成戏剧,甚至可以认为依其篇幅大小本身就像是一出折子戏,是为戏曲量身定做的。事实上,也有很多小说作家自己也就是戏剧家,比如《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还有一部作品叫《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就是戏剧。
但是戏剧也好,小说也好,评书也好,很多作品总是要安上一个喜剧的结尾,或者团圆的结局,即便某些很难有团圆结局的作品也是如此。比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本是绝大的悲剧,窦娥被冤枉杀害,作者用六月下雪来形容其冤情,甚至借窦娥之口喊出了“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种古代作家没有哪个敢说出来的对天地不敬的话,来表达对社会黑暗的控诉,但是故事结尾却安了一个窦娥父亲科举高中,为其白冤昭雪的故事。《玉堂春》也是男主角科场高中,做了御史,为女主角辨冤昭雪的故事,只不过女主角不是女儿或未婚妻,而是原来在青楼的相好。我认为这样的结局有些不可靠。不是说这样的结局不可能发生(毕竟在封建时代科举高中的人也不少),而是说,如果要指望亲友科场高中、做了大官才能平反冤案,那么冤案能得到平反的几率就太小了。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并不是喜剧,但是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已经变成了团圆的结局。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也是如此。牛郎和织女的美满姻缘被王母娘娘凶狠地拆散,并在他们之间划下了一条银河来阻隔,但他们一年能在七夕通过鹊桥相会,见上一面,哪怕相隔好多光年,也不算是悲剧的结局。《白蛇传》说的白娘子和许仙的美满婚姻被不懂爱的恶和尚法海拆散,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这可能是其本来的结局,但是如果单是这样的结局就太凄美了,最终的结局是小青刻苦修炼,为白素贞报仇,来了一个水漫金山。
不只是这些戏曲如此,就是四大名著的《红楼梦》也是如此。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曹雪芹原著的立意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但是续写者高鹗又添上一个宝玉中乡魁,重振家风的狗尾续貂的结局。
《水浒传》也是如此。《水浒》前面的大半部分是写林冲武松宋江等几十人官逼民反,在水泊梁山聚义,与官府为敌,并多次打败官军的故事。但后来宋江等接受招安,破辽国、征方腊,又被奸臣陷害,几乎一网打尽。这样的故事无论如何都是悲剧。施耐庵作为资深说书人也不能这样给听众讲,但他又无法改变故事的结局,于是有了结尾时宋江等阴魂向宋徽宗和宿太尉托梦辨冤,皇帝老儿感悟,为其立庙,梁山好汉鬼魂享受祭祀的结尾。如果说前面那些故事都只是一两个人的冤案或悲剧,可以单靠一个亲友做了高官就能平反,那么梁山好汉死的人曾经都是“反贼”,仅靠亲友做了高官也申不了他们的冤,因为朝廷之中要他们死的人是蔡京高俅童贯杨戬等奸臣,他们都位极人臣,轻易扳不倒,所以只能通过神怪的方式来安排这么一个结局了。
《水浒传》只是安排了一个虚构的结尾,还有的小说用一半的篇幅进行虚构,比如《说岳全传》,其后半部全属虚构。抗金英雄岳飞被朝廷用十二道金牌召回,致使“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岳飞父子又被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在风波亭就义。岳飞家属子女被发配边关为奴,这是本来的结局。但《说岳全传》却用了一半的篇幅写岳飞的儿子岳雷挂帅,几个兄弟岳霆、岳霖、岳震以及岳云的儿子都成了猛将,他们受命征讨金国,直捣黄龙府,最终灭了金国,兀术(完颜宗翰)气死牛皋笑死的故事。对于秉承官家之命害死岳飞的奸臣秦桧夫妇以及他手下的万俟卨等,当然也没有好结果,小说中这班奸臣在岳飞父子死后不久,就受到了阴曹地府的报应,全部下了地狱,鬼门关奈何桥等阴司酷刑一个也没逃过。但这都是虚构的。真实的情况是,岳飞冤案发生之后,中兴四将之一韩世忠表示不满,问岳飞有何罪?秦桧以“莫须有”相对。韩世忠很不服气。当时另一名将张俊已被裹挟,韩世忠心灰意冷,也辞了官职归隐,“西子湖畔,骑驴归去”。主战派受到重创,绍兴和议之后,秦桧势力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专权。到后来连宋高宗都很忌惮,甚至害怕他图谋不轨。秦桧死后,宋高宗跟近臣说“朕免得膝裤带匕首了”,可以看出他在重用秦桧等主和派之后导致的局面。秦桧的儿子秦蠊还力图继承相位,被宋高宗拒绝。岳家的平反也是一波三折,先只是发还部分田产给被流放到各边远之地的几个儿子及孙子,直到宋宁宗年间才彻底平反,追封鄂王,而此时距岳飞被害已经六十多年了。
《说岳全传》等小说、戏曲用很大的篇幅来进行虚构,编造大团圆的结局,一方面作者多系说书人(每回小说结尾的口头禅都是“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吃开口饭,不能老是讲悲剧故事,受众难于接受,影响自己的收入或作品的销路;另一方面,老是讲悲剧故事也不利于惩恶扬善。中国人写东西讲究“文以载道”,就是说文学作品要起到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教化作用,才符合道义。哪怕是戏曲、小说作家也自觉不自觉地承担起这一责任,甚至成为一种使命感。所以大多数的戏曲、小说都有善恶终有报的结局。这虽然不一定符合真实情况,但符合大多数的人的审美趣味,也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以及社会稳定的需要,成为戏曲小说作品的主流。故《说岳全传》虽然写于清朝乾隆年间,整个作品有丑化金国的倾向,甚至歪曲事实进行丑化,而满清统治者是金人的后裔,在文字狱十分严酷的清朝,却没有禁毁这本书。这是因为这本书宣扬忠君爱国的思想和惩恶扬善的结局,客观上也是符合清朝统治者的需要的。
这种倾向甚至到了现当代,也还有一些体现。比如说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往往很受欢迎,作品更能卖钱,作者也有较好的收入,而现实主义作品的作者却往往时乖运蹇,没有浪漫主义作家运气那么好,收入也没有那么高。比如同样是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作品多有喜剧或团圆的结局,古龙的小说没那么好的结局,金庸小说更受喜爱,其收入比古龙高得多了。当然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故到此为止。
------分隔线----------------------------